4/24 更新❯川普關稅懶人包:現況整理、各國反制、台灣下一步?

4/24 更新❯川普關稅懶人包:現況整理、各國反制、台灣下一步?

(4/24 更新)川普關稅懶人包:現況整理、各國反制、台灣下一步?

美國政府於 4 月宣布重啟「川普關稅」政策,對全球進口商品加徵 10% 基礎稅率,並對部分國家祭出高額懲罰性關稅,引發各國強烈反彈。

儘管美方近期宣布對等關稅暫緩實施 90 天,但全球貿易局勢已陷入緊張狀態。本篇將帶你快速掌握川普關稅政策的核心內容、各國反制與談判狀況,以及台灣政府如何應對這場關稅風波。

川普關稅政策全球現狀如何?

川普關稅政策於 2025 年 4 月 3 日(美東時間:2025 年 4 月 2 日)正式宣布,原訂 4 月 9 日生效,引起全球多國反彈,因此除少數對象外,對等關稅將暫緩 90 天執行(暫緩至 7 月 8 日)

川普關稅政策的 3 大目標:

  1. 促進製造業回流:透過提高進口成本,鼓勵企業將產線與投資移回美國,減少對外依賴,保障美國勞工就業
  2. 縮減貿易逆差:要求各國提供對等貿易待遇,以糾正長期貿易赤字,爭取美國商品的公平競爭機會
  3. 提升國家安全與邊境控管能力:關稅也用於管控毒品走私、非法移民與敏感物資輸入,強化國土安全政策的延伸手段

美國宣布暫緩川普關稅政策的 4 個理由:

  1. 多國尋求協商:超過 75 個國家主動聯絡美國政府,希望能就貿易、關稅等問題展開協商,並在美方強烈建議下,這些國家暫未對美國採取報復措施
  2. 市場與國際反應激烈:川普本人曾向美國記者表示,部分國家和市場對提升關稅的反應過激,擔心政策會造成全球經濟動盪,他強調政策必須有彈性
  3. 爭取談判空間:這 90 天的暫緩期,也被視為美國與各國談判的緩衝時間,希望能在此期間透過協商達成更有利的貿易安排
  4. 金融市場壓力:川普提到債券市場等金融指標出現不安,擔心過度的關稅措施會引發經濟衰退等負面效應

美國當前(4/24)對各國關稅額:

國家/地區當前稅率對等關稅目標
中國145%(部分達 245%)54%
加拿大25%25%
墨西哥25%25%
歐盟10%20%
台灣10%32%
日本10%24%
越南10%46%
韓國10%25%
印度10%27%
英國10%10%
瑞士10%32%
泰國10%37%
馬來西亞10%24%
新加坡10%10%
美國川普關稅現況

面對川普關稅哪些國家挺身反擊?

川普政府推動的對等關稅政策,讓全球多國陷入貿易戰。大部分國家選擇觀望與談判,但也有不少國家第一時間就表態不接受單邊制裁。

從中國強勢反擊,到歐盟啟動法律程序,再到加拿大與墨西哥針鋒相對,這場關稅戰還在不斷延燒。本段將盤點各國的反制作為,深入解析全球挺身反擊的力道與手段。

中國:打,奉陪到底;談,大門敞開!

美國 4/3 宣布實施對等關稅政策後,身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,立刻制定報復性的中國關稅還擊,雙方互不相讓中美貿易戰持續升溫,以下紀錄中美雙方關稅戰重大事件:

日期美國動作中國回應與動作
4 月 3 日川普宣布自 4 月 9 日起,對中國進口產品徵收 34% 對等關稅
4 月 4 日宣布自 4 月 10 日起,對美國所有進口商品加徵 34% 關稅(總稅率:84%),同時限制美國農產品進口、部分稀土出口管制。
4 月 8 日美國宣布對中國加徵額外 50% 對等關稅。(總稅率:104%)
4 月 9 日對中國的對等關稅稅率提高到125%。
4 月 10 日中國還有因芬太尼法案額外加徵 20% 關稅,實際稅率達到 145%。
4 月 11 日中國正式公告自 4 月 12 日起,對所有美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,稅率由 84% 提高到 125%。
4 月
22 日
川普:無意持續關稅戰,若中方願意和談,美國願意大幅調降當前關稅。
4 月
23 日
中國外交部表示,美國應停止威脅,雙方應該建立在平等、尊重、互惠的基礎上進行和談。
川普關稅:中國回應
川普關稅中國強勢回擊|圖:2019 G20峰會
川普關稅中國強勢回擊|圖:2019 G20峰會

從上表可以看出短短三週內,美中雙方連番出招,稅率不停攀升,對彼此進口商品全面加徵重稅。

中國以「打,奉陪到底;談,大門敞開」為原則,展現強硬態度同時保留外交彈性。

川普則在高壓政策後釋出願意調降稅率的訊號,為後續談判留下迴旋空間。

儘管貿易戰態勢仍未明朗,但雙方近期言詞中逐漸展現出和解契機,但是否能轉化為實際和談行動,仍有待觀察。

加拿大高調還擊;墨西哥低調回應

美國為減少貿易逆差的川普關稅政策對邊境兩國加拿大、墨西哥率先在 1 月 20 日實施,美墨加三方貿易戰因此展開,以下紀錄三國關稅戰重大事件:

日期美國動作加拿大回應墨西哥回應
2 月 1 日川普簽署行政命令,宣布自 2 月 4 日 起對加拿大、墨西哥進口徵收 25% 、加拿大能源 10% 關稅加拿大宣布將對美國商品徵收 25% 報復性關稅墨西哥總統宣布將進行報復性關稅及非關稅措施
2 月 3 日三方協議延後關稅實施 30 天(至 3 月 4 日)三方同步暫緩反制措施三方同步暫緩反制措施
3 月 4 日美國 25% 關稅正式生效(加拿大能源 10%)加拿大加徵 25% 報復性關稅還擊墨西哥宣布將等待再行報復
3 月 5 日美國暫時豁免汽車進口關稅至 4 月 2 日
3 月 6 日美國豁免所有 USMCA(美墨加協定)合規商品關稅至 4 月 2 日
3 月 12 日美國對加拿大鋼鐵、鋁產品關稅提升至 25 %加拿大對美國鋼鐵、鋁產品同步徵收 25% 報復性關稅
4 月 02 日全球對等關稅政策啟動,全球 10% 基礎稅率,加拿大與墨西哥維持原稅率未納入新一波全球對等關稅,仍維持原有報復措施墨西哥 USMCA 合規商品關稅豁免延長
4 月 03 日美國對加拿大、墨西哥汽車加徵 25% 關稅
4 月 09 日加拿大 4 月 9 日起,對美國非 USMCA 汽車、零組件加徵 25% 關稅
川普關稅:加拿大、墨西哥回應
川普關稅加拿大高調反擊、墨西哥低調回應|圖:2018 三國元首簽署 USMCA
川普關稅加拿大高調反擊、墨西哥低調回應|圖:2018 三國元首簽署 USMCA

美國關稅政策自 2 月起率先針對加拿大與墨西哥實施,對進口商品課徵 25% 對等關稅,象徵此次全球關稅戰的前哨戰正式打響。

加拿大政府面對美方突如其來的貿易制裁迅速展開反擊,同步加徵報復性關稅,展現堅定立場。

墨西哥則選擇延後報復,以爭取更多談判空間,強調將以外交與政策手段維護出口利益。

歐盟向 WTO 提起訴訟

面對美國推動的對等關稅政策,歐盟迅速表達不滿,譴責此舉違反世界貿易組織(WTO)規範,並破壞多邊自由貿易秩序。以下紀錄美國與歐盟關稅戰重大事件:

日期美國動作歐盟回應
2 月 10 日宣布自 3 月 12 日起對歐盟鋼鐵、鋁及其衍生產品加徵 25% 關稅歐盟譴責美國違反 WTO 規範,表示將研擬報復措施
3 月 12 日對歐盟鋼鐵、鋁產品關稅正式生效歐盟啟動對美國商品(如威士忌、牛肉、機車等)報復性關稅立法程序
4 月 2 日川普簽署行政令,對歐盟商品加徵 20% 對等關稅,4 月 5 日起將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 10% 基準稅歐盟貿易委員會召開緊急會議,評估報復性關稅清單,並與美方展開初步溝通
4 月 3 日對進口汽車(含歐盟)加徵25%關稅歐盟擴大報復性關稅清單預告將於 4 月 15 日生效,鎖定美國汽車、農產品、消費品等
4月6日歐盟 27 國投票通過對美國商品加徵最高 25% 報復性關稅,原定 4 月 15 日生效
4 月 9 日川普宣布全球對等關稅暫緩 90 天,僅維持10%基礎關稅歐盟主席范德賴恩宣布同步暫緩反制措施 90 天,並呼籲雙方展開談判
4 月 14 日歐盟通過 2 項法案:確立反制措施暫緩所有反制措施至 7 月 14 日
川普關稅歐盟尋求貿易協定|圖:2020 年世界經濟論壇年會
川普關稅歐盟尋求貿易協定|圖:2020 年世界經濟論壇年會

面對美國未經協商單邊實施的關稅制裁,歐盟立馬發表譴責,並立法、制定報復性關稅清單與投票通過反制政策,期望維持歐盟「基於規則的貿易」理念

所以當川普政府於 4 月 9 日主動宣布全球對等關稅暫緩 90 天,歐盟亦選擇同步暫緩報復性措施,並在制度層面通過彈性應對的法案。

台灣對川普關稅回應:期望雙方 0 關稅

雖然美國此次政策引發台灣關稅危機,但台灣並未採取報復手段,而是選擇以溝通與談判為主軸,爭取「雙邊 0 關稅」的合作立場。以下為美國宣布川普關稅政策後,台灣政府的主要回應時序整理:

日期美國動作台灣回應
4 月 3 日川普宣布 4 月 9 日起對台灣進口商品課徵 32% 對等關稅,4 月 5 日先實施 10% 基礎關稅行政院批評美國措施「不公平」,並表示將向美方嚴正抗議並持續協商
4 月 4 日行政院發表聲明,強調台灣對美經濟貢獻大,呼籲美方重新考慮
4 月 5 日美國對全球進口商品實施10%基礎關稅
4 月 6 日總統賴清德宣布 5 項因應策略,包括積極談判、產業支援等,期望與美國交涉雙方 0 關稅
4 月 9 日32% 對等關稅原定生效
4 月 10 日川普宣布對包括台灣在內的多國高額關稅暫緩 90 天,僅維持 10% 基礎關稅
4 月10 日外交部長林佳龍證實:台灣在暫緩名單內,強調暫時 10% 基礎稅率給台灣談判空間,政府正蒐集資料回應美方要求
4 月 11 日台美雙方舉行首次對等關稅視訊會議,但具體內容與關稅 % 數最終是否調整,仍未定案。
川普關稅:台灣回應
川普關稅:台灣爭取雙向0關稅
川普關稅:台灣爭取雙向0關稅

台灣政府應對關稅挑戰如何回應?

面對川普政府對台灣祭出高達 32% 的對等關稅壓力,台灣政府迅速啟動 3 大層面的應對行動:

  1. 外交談判:爭取稅率暫緩與未來豁免
  2. 經濟投資:加強台灣對美國的經濟貢獻以穩固雙方關係
  3. 產業紓困:提供協助國內出口業者因應關稅衝擊

結論:

川普政府推動的對等關稅政策,已明顯重塑全球貿易秩序,不僅讓美中貿易戰再次升溫,也迫使各國在報復與談判之間尋求平衡,川普關稅政策使全球供應鏈正在面臨壓力測試。

台灣在這波關稅浪潮中選擇理性應對,不報復、不升高衝突,期望以談判、外交與實質經濟合作爭取空間。90 天緩衝期將是關鍵,考驗台灣外交與內政實力。

如果你希望獲得更多川普關稅相關資訊,請關注今日543,提供您最完整的新聞資訊。

分類:國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