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氏量表再放寬!80歲以上免巴氏量表評估,即可申請外籍看護
#新聞

三讀通過:80歲以上免巴氏量表即可申請看護
立法院於 2024年12月31日 三讀通過就業服務法修正案,針對以下族群,取消聘僱外籍看護的巴氏量表評估要求:
- 80歲以上的長者,免除巴氏量表評估即可申請外籍看護。
- 70至79歲的癌症二期以上患者,也可免除巴氏量表評估。
並且,被看護者具原住民身分時,評估方式將由衛生福利部會同原住民族委員會另行制定。

何時開始實施?
依據《中央行政機關法制作業應注意事項》第16點規定,主管機關(即勞動部)需在法案公布施行後 6 個月內完成子法修訂,最遲不得超過 1 年內。
由此看來,80歲免巴氏量表申請,預計最快會在 2025年7月生效,最遲則在 2026年1月 施行。
80 歲以上巴氏量表申請放寬的 6大 好處
立法院通過修法,放寬巴氏量表 80 歲以上免評估,讓長者能獲得更即時的照護,同時減輕家庭負擔。
以下是放寬申請巴氏量表的 6大 好處:
1. 簡化申請流程,讓長者更快獲得照護
- 以往聘僱外籍看護需要醫師評估 巴氏量表(Barthel Index) 並開立 失能診斷證明書,過程繁瑣且需額外時間與費用。
- 80歲以上長者免評估,使有照護需求的家庭可以更快聘請到外籍看護,減少等待時間。
2. 減輕家庭照護壓力,改善生活品質
- 許多家庭因照顧長輩而面臨沉重壓力,甚至有家屬 因照護責任而被迫辭職或影響工作表現。
- 根據統計,每年約 13.3萬名勞工因家庭照護需求離職,影響國家生產力。
- 此政策放寬後,家屬可以更靈活安排照護時間,減少因長期照護導致的身心疲憊,同時提升整體家庭幸福感。
3. 促進長照資源靈活運用,減少對政府長照2.0的依賴
- 目前台灣的 長照2.0 服務涵蓋居家照護、日照中心等,但資源有限,且申請需要經過層層評估,許多家庭無法即時獲得照護。
- 此政策將讓更多有經濟能力的家庭選擇私人聘僱外籍看護,減少對政府資源的依賴,讓公立長照資源能夠更有效分配給真正需要的個案,如重症患者。
4. 讓輕度失能長者獲得適當的照顧,延緩退化
- 許多高齡者即使未達「完全失能」標準,仍有日常生活困難,如行動不便、輕度失智、慢性病管理需求等。
- 透過外籍看護的協助,長者可以在熟悉的環境中得到適當的日常照顧,例如:
- 提醒按時服藥,避免病情惡化
- 協助行動,減少跌倒風險
- 陪伴與互動,減少長者孤獨感
- 這樣的早期介入能有效延緩生理與心理退化,提高長者的生活滿意度。
5. 減少醫療機構負擔,提升醫療資源運用效率
- 目前許多家庭因無法聘請外籍看護,不得不選擇讓長輩長期住院或入住安養機構,進一步加重醫療體系的壓力。
- 開放80歲以上長者免巴氏量表評估,即可聘僱外籍看護,有助於讓更多長者在家接受照顧,減少對醫療院所的依賴。
- 這不僅可以讓醫療機構資源更有效分配,也能降低醫療保險支出,減少政府財政負擔。
6. 外籍看護需求增加,創造更多就業機會
- 政策放寬後,外籍看護的需求將大幅提升,可能促使政府進一步開放更多外籍勞工來台,增加國際勞工市場的活力。
- 這有助於建立更穩定的長照勞動市場,減少長照人力短缺問題。
放寬免巴氏量表申請 5 大族群
外勞申請條件放寬 5 大族群,免巴氏量表評估即可申請外籍看護,獲得最即時的照護資源。
- 使用長照服務(居家、日間或家庭託顧服務等)持續 6 個月以上者。
- 經 1 名神經科或精神科專科醫生臨床診斷,失智評估量表有達 1 分以上(CDR量表≥1)者。
- 擴大特定身心障礙重度等級免評對象,包含:肢體障礙及罕見疾病取消病症限制,並增加呼吸器官失去功能之障礙程度達重度以上、吞嚥機能失去功能之障礙程度達中度以上等三種對象。
- 被看護者達年齡80歲以上
- 70歲至79歲患有癌症二期以上者
結語
80歲以上免巴氏量表標準放寬在即,若家中有成員需要照顧,可以事先準備相關文件,諮詢外勞人力仲介,獲得最佳幫助。
如果你希望持續獲得申請外勞的相關資訊,請關注今日543,我們將提供您更多最新新聞消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