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峽車禍❯7旬駕駛路怒症釀災 3 死 12 傷,里長護航心臟病遭打臉

78 歲駕駛暴衝撞入學校門前路口,造成 3 人死亡、12 人受傷。事故發生後,肇事者過往肇事紀錄成為爭議焦點,甚至被揭露曾獲「模範父親」殊榮,引發社會強烈反彈。
本文將帶你完整還原三峽車禍的發生經過、死傷者情況與目擊現場,同時整理事件引爆的三大輿論觀點,回到核心問題:台灣現行制度,是否真的準備好面對高齡社會帶來的駕駛風險?
三峽車禍事件總整理
2025 年 5 月 19 日,新北市三峽區發生嚴重車禍,一名 78 歲駕駛,疑似路怒症失控暴衝,造成 3 人死亡、12人受傷,現場慘不忍睹。以下為事件重點整理:
- 案發日期:2025 年 5 月 19 日(一)
- 案發時間:大約下午 4 點
- 案發地點:新北市三峽區北大國小前方路口
- 肇事駕駛:78 歲余姓男子
- 傷亡狀況:3 死 12 傷,死者包括 2 名國中生與 1 名婦人
- 車禍原因:肇事駕駛在前路口違規肇逃,加速衝撞路口多名學生與行人,波及多輛機車
三峽車禍全紀錄:肇事者背景、罹難者與目擊者狀況
新北三峽車禍,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,不只造成許多民眾受傷,更瞬間奪走了 3 條寶貴性命,讓原本平靜的校園周邊街道,成為無數家庭難以抹去的噩夢現場。
本段將還原這起悲劇發生當下的每一個關鍵片段:
三峽車禍肇事駕駛接連違規釀憾事
根據監視器影片畫面,78 歲余姓駕駛在前一個路口撞上分隔島,倒車碰撞後方車輛後肇事逃逸。僅過數十秒,車輛便衝入三峽北大國小前路口,撞上多位學童與摩托車,釀成 3 死 12 傷的重大事故。
警方初步調查指出,經過抽血檢測,已排除三峽車禍酒駕的可能,目前肇事駕駛仍在醫院接受治療中。
一名 Threads 網友 19 日當晚看見車禍新聞表示,自己曾在 5 年前在人行道上被一台銀色轎車撞倒,翻開和解書比對車牌,兩者竟是同一人!

里長稱「模範父親」心臟病,遭肇事駕駛妻子打臉:他身體不錯
車禍發生後,當地黃家賢里長受訪表示,肇事的余姓男子平時為人熱心,是社區長期參與環保的志工,曾於 2022 年獲選為模範父親。他推測,這起事故可能與對方的心臟病史有關,才會突然失控釀禍。
不過,這番說法隨即遭到家屬否認。5 月 20 日下午,余男的妻子在加護病房外受訪表示,除了糖尿病外,身體不錯,也沒有心臟病問題。直接打臉了里長的猜測。
對此,新北市社會局回應表示,「模範父親」稱號應符合一定的道德與公共標準。針對此案,相關單位已決議撤銷余姓駕駛的模範父親資格。

國小女童:「媽媽不會遲到」僅差 1 路口,迎來天人永隔
40 歲洪姓婦人於 5 月 19 日下午,騎乘黃黑色機車準備前往北大國小接小學 6 年級的女兒放學,途中在學校前方路口停等時,遭後方暴衝車輛撞擊,送醫不治。
由於當下無法確認身分,女童放學後未見母親到校,校方基於安全考量,由老師先將其送返住家。晚間 9 點多,警方與校方聯繫女童父親後,確認死者為洪姓婦人。
據了解,洪女家中育有 1 女 1 子,兒子目前就讀國中 8 年級。車禍發生後,父親已為 2 名子女請假休養,校方與教育局也提供必要的輔導與關懷協助。

三峽國中 3 女學生結伴放學,2 人罹難、1 人仍搶救中
根據三峽國中校方說明,遭撞擊的 3 名女學生為同班同學,當天放學後結伴離校,其中 1 人平時返家路線不會經過事發路口,但因與同學感情良好,臨時決定同行。
根據校方初步了解,事故發生時,路口號誌為行人綠燈,學生們正行經北大國小前斑馬線時,遭高速駛入路口的車輛撞擊。
三人當場倒地,經送醫搶救後,其中 2 人仍傷重不治,另有 1 人目前仍在加護病房搶救,昏迷指數為 3,並出現腦水腫與胰臟破裂等多重傷勢,情況危急。
三峽車禍現場目擊者奔走協助 呼喊「有人會 CPR 嗎」
一名女性網友於事發當時人在三峽北大國小附近,聽見撞擊巨響後察覺異狀,先將女兒送回幼兒園,再趕往事故現場查看情況。
該名網友後續在 Threads 平台分享經過,表示當時現場混亂,許多民眾受傷倒地。當下也不確定自己能夠做什麼,只好不斷呼喊「現場有護理師或會 CPR 的人嗎?」希望能有人即時伸出援手。
她同時協助安撫現場一名傷勢明顯的男童,對方額頭持續大量出血,意識模糊,情況相當危急。她不斷與男童對話,希望對方能保持清醒。直到男童父親趕抵現場後,孩子才終於緩緩張開雙眼。
該網友的分享引發不少關注與感謝,許多網友留言肯定她在緊急情況下的冷靜與付出。完整 Threads 文如下:
在 Threads 查看
三峽車禍輿論延燒
三峽車禍發生後,社會各界對高齡駕駛安全與道路監理制度展開廣泛討論。由於肇事者為 78 歲高齡駕駛,且事發前疑似接連違規,主要觀點有 3 大方向:
1.YouTuber Cheap:路怒症&制度殺人
YouTuber Cheap 在臉書發文指出,事發監視器畫面分析,肇事駕駛一路高速行駛,有閃避來車與腳踏車,卻在北大國小前精準撞擊女騎士,質疑該行為非失控,而是「有目標」的惡意衝撞。
他更揭露,該名駕駛早在 2020 年即曾開車上人行道撞到一對母嬰,卻未被吊照,也未列為高風險駕駛。Cheap 批評監理機關未落實駕駛行為追蹤,導致悲劇重演,直言「這不是意外,是制度殺人」。

2.作家苦苓:年齡大不是主要問題
作家苦苓在臉書發文表示,不應將問題簡化為高齡不能開車。他指出,此次世大運最高齡參賽者年齡 105 歲,認為社會應回歸理性,檢討的是監理機制是否到位、是否有系統性缺失,而非以年齡作為唯一標準。

3.路權團體:推 3E 改革 強化駕訓與監理制度
還路於民行人路權促進會指出,行政機關應參照國際經驗,推動「交通 3E」改革,即道路工程(Engineering)、駕訓教育(Education)、交通執法(Enforcement)3 大面向全面升級。
促進會表示,現行駕駛教育與監理制度對「道路用路人階序」認識不足,導致駕駛與行人之間的風險責任落差未被合理反映。
他們建議政府儘速啟動駕訓與考照制度改革,包括恢復記點與舉發機制、以實質審核取代形式換照,並建立回訓制度,篩選與再教育高風險駕駛人。
此外,促進會也點名運安會應不僅針對個案調查,亦應就車輛暴衝的系統性問題進行橫向分析,提出具體建議,避免憾事一再發生。
結論
三峽車禍造成 3 人死亡、12 人受傷,震驚全台。事故發生的過程與結果,不僅突顯個別駕駛行為的危險性,也讓社會各界再次聚焦於高齡駕駛管理與交通監理制度的漏洞。
目前,相關單位已展開後續調查與行政處置,社會局也已取消肇事者「模範父親」資格。無論肇事背景是否與身體狀況有關,或是涉及情緒性操作,都反映出台灣在道路安全政策與駕照制度上,仍有待加強。
制度該如何補漏,責任該如何釐清,已是社會無法忽視的共識。此案不應僅止於遺憾與譴責,更應成為全面檢討與改革的轉捩點。
如果你希望獲得更多時事新聞相關資訊,請關注今日543,提供您最完整的新聞資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