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中貿易戰「火力全開」:中國關稅報復回擊,川普加徵至104%關稅應戰

美國「對等關稅」9 號上路,針對中國加徵34%關稅
美國總統川普於2025年4月初宣布啟動「對等關稅」政策,針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徵34%關稅,此措施於4月9日正式生效,不包含2018年既有的20%稅率。
川普表示,此舉是為了回應中國長期在市場准入、產業補貼與匯率操作上的不公平優勢,並強調這是「保護美國工業、讓製造業回流」的必要手段。白宮指出,中國對美貿易順差龐大,結構性問題嚴重,美方無法再坐視不管。
川普關稅涵蓋範圍廣泛,鎖定消費電子、工業零件等項目,象徵美中貿易對抗全面升級,也為後續中國的報復性關稅埋下導火線。

中國關稅報復回擊表示:「奉陪到底」
面對美國總統川普宣布針對中國商品加徵34%關稅的舉措,北京迅速反擊。
中國官方宣布,將對美國進口商品課徵34%的報復性關稅,與美方稅率對等,並同步啟動七項稀土元素的出口管制措施。
這些稀土材料是製造電動車、軍事裝備、智能設備等高科技產品的關鍵原料,而中國長期掌握全球約九成的稀土精煉產能。此舉一出,立即引發美國高科技與國防產業的高度關注與擔憂。
中國商務部在聲明中強調:「若美方一意孤行,中方必將奉陪到底。」明確釋出強硬態度,表明中方有能力也有意願與美國在貿易領域正面對抗。
中國此次報復不僅是對美國新關稅的直接回應,也傳達出北京在地緣經濟競爭中不再被動,將經濟手段升級為戰略層級工具。
專業市場分析指出,稀土限制恐將衝擊全球供應鏈,加深美中科技脫鉤趨勢。
中國關稅惹火川普,加徵總稅率至104%

中國祭出報復性關稅與稀土出口管制後,美國總統川普選擇進一步升級對抗力道。
白宮於4月8日宣布,將對中國進口商品再加徵額外50%關稅,加上先前已實施的稅率,中國商品總體關稅稅負達到104%,創下美中貿易戰以來新高。
川普在社群平台上發文強調:「關稅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,它將讓美國再次富裕。」展現其強硬貿易立場不變,並將關稅視為經濟與政治雙重手段。
白宮發言人李威特(Karoline Leavitt)則在記者會中指出:「這是對中國錯誤報復的回應,也是保護美國勞工與產業的必要行動。」她強調,美國不會因中國施壓而調整政策,反而會加大力道應對,展現川普政府「以壓制壓」的談判策略。
此次加稅涵蓋項目預計將擴大至更多科技與消費品類別,業界擔憂供應鏈與出口價格將面臨更高壓力,也讓市場高度關注是否會進一步擴展至其他經濟領域,如半導體或藥品進口等。
傳中國低調拋售美債報復
在美中關稅對抗升溫之際,市場傳出中國可能透過金融手段進行更高層級報復,其中最具震撼力的策略之一,便是低調減持甚至拋售美國國債。
根據多家國際媒體與投資機構觀察,中國近期在公開市場動向轉趨保守,部分分析認為北京正逐步調降對美債部位,藉此釋出金融施壓訊號。
中國目前持有約8,000億美元美國國債,是美國的第二大外部債權國。若大規模減持,可能導致美債殖利率上升、美元承壓、全球資金市場震盪。
儘管中國官方未正面證實此舉,但專家指出,中國拋售美債可作為對抗美方關稅政策的「非對稱報復工具」,其威力或許不及貿易壁壘直接,卻更具長期戰略意涵。
金融市場普遍認為,若這項策略持續升級,將進一步引爆資本流動不穩、利率上行與新興市場壓力加劇,不僅美中兩國,整個全球經濟都難以置身事外。
結語:貿易與金融雙線對抗,美中關係走向何方?
從「川普關稅」起手,到中國關稅報復與稀土限制,再到川普加徵總稅率至104%,如今甚至傳出中國可能動用金融槓桿拋售美債,這場貿易戰早已演變為全面戰略博弈。
在談判停滯、態度強硬的雙方角力下,未來全球市場不僅需應對供應鏈斷裂、製造成本上升,更須警惕資本市場的長期不確定性。
如果你希望獲得更多川普關稅相關資訊,請關注今日543,提供您最完整的新聞資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