涼山鬼:揭開台灣最神秘特種部隊「涼山特勤隊」的終極指南

涼山鬼:揭開台灣最神秘特種部隊「涼山特勤隊」的終極指南

涼山鬼:揭開台灣最神秘特種部隊「涼山特勤隊」的終極指南

在台灣軍事愛好者與民間傳說中,流傳著一句令人聞之肅然的話語:「涼山上住著一群鬼,他們是涼山特勤隊」。

正式名稱為:中華民國陸軍航空特戰指揮部高空特種勤務中隊;陸軍特種勤務隊,簡稱高空特勤中隊、陸軍特勤隊,原稱特種勤務隊;被民間或友軍俗稱涼山特勤隊涼山山鬼

台灣最神秘特種部隊「涼山特勤隊」
台灣最神秘特種部隊「涼山特勤隊」

引言:「涼山上住著一群鬼」

長久以來,關於涼山特勤隊的資訊多半是零散的傳聞與片段的報導。

本文將整合現有公開資料,深入他們的秘密起源、煉獄般的甄選與訓練、在國家防衛中的關鍵任務,以及成為這群菁英中一份子所需踏上的艱辛道路。

從陰影到傳奇:高空特種勤務中隊的鑄成

1.1 戰略需求:菁英部隊的誕生

涼山特勤隊的正式成立可追溯至1980年。當時,全球正籠罩在恐怖主義活動的陰影下,各國紛紛組建專職反恐的特種部隊。

順應此一國際趨勢,並為應對國內外潛在的突發狀況,國軍決定整合最頂尖的戰力,成立一支專責單位。這支部隊最初的任務授權,便是執行反突擊、反劫機、反劫持與反破壞等高強度特種勤務。

其組建並非憑空而來,而是將陸軍原有的「偵搜中隊」與「特勤連」合併,此舉意味著將偵察、滲透與直接行動等多重專業技能,整合淬鍊成一支更為精悍、功能更全面的戰略力量。

1.2 卓越血脈:追溯其空降根源

涼山特勤隊的戰技核心,深植於陸軍空降部隊的優良傳統。其血脈可上溯至「空降訓練中心」內菁英中的菁英——「高空排」。

這支單位專精於高空滲透跳傘,是國軍最早掌握高跳低開(HALO)與高跳高開(HAHO)等高難度傘降技術的團隊,為日後特勤隊的三棲作戰奠定了「空中滲透」的關鍵基石。

1999年,國軍推動「精實案」組織再造。與陸軍空特中心的「高空突擊排」正式合併,整編為現今的「高空特種勤務中隊」。

這次整編非但沒有削弱,反而極大地強化了他們的獨立作戰與三棲滲透能力,使其成為國軍戰力序列中獨一無二的存在。

在指揮體系上,他們隸屬於「陸軍航空特戰指揮部」,是陸軍特種作戰體系中最頂端的戰略單位。

陸軍航特部空降訓練中心
陸軍航特部空降訓練中心

1.3 名號之力:從官方番號到傳奇代名詞

「涼山特勤隊」之名,源自其長期駐紮於屏東縣內埔鄉的涼山地區。這個地名,也成為了他們最廣為人知的代稱。

真正讓他們聲名遠播、令敵人聞風喪膽的,則是「涼山鬼」這個稱號。其形成並非偶然,而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。部隊本身的高度機密性,讓外界難窺其全貌。

其次,隊員在執行任務時,常佩戴能完全遮蔽面容的防彈面罩,這不僅是為了保護隊員身份、防止個人與家屬遭到報復,更在無形中創造了一種非人化、令人畏懼的視覺形象。

最後,也是最關鍵的一點,是他們在如1987年「岩灣監獄暴動事件」等關鍵行動中展現出的壓倒性戰力,以果決甚至堪稱冷酷的手段達成任務,從而在公眾與潛在對手心中,將「涼山」與「鬼神莫測」的形象牢牢地綑綁在一起。

因此,「涼山鬼」這個名號,已經超越了單純的稱謂,演變為一種具備心理威懾力的戰略符號,象徵著一支看不見、摸不著,卻隨時可能從天而降、直搗黃龍的致命力量。

煉獄試煉|鑄就鬼魅面具的嚴酷之路

2.1 篩選之門:百中選一的菁英

要成為涼山特勤隊的一員,首先必須是志願役軍人,並滿足嚴格的年齡(18至32歲)、學歷(高中職以上)及國籍等基本門檻。然而,這僅僅是取得報名資格的入場券。真正的考驗,是對體能與心智極限的挑戰。

一位退役隊員曾言:「一般部隊的滿分是我們的基本要求」。

這句話精準地概括了涼山特勤隊的超高標準。在正式進入特勤隊的甄選前,候選者通常必須先通過極為艱苦的「兩棲專長訓」,具備基礎的水域作戰能力 。

2.2 鑄造戰士:地獄週及其後

通過初步篩選的勇者,將面臨傳說中的「地獄週」考驗。儘管具體訓練內容屬於高度機密,但根據各方資訊拼湊,其核心在於透過極度的睡眠剝奪、持續不斷的高強度體能消耗、以及無所不在的心理壓力,將學員逼至生理與精神的崩潰邊緣,藉此淘汰意志力不足者,並發掘出那些在極端壓力下仍能保持冷靜、做出正確判斷的潛在人才。

網紅:酷一年前邀請多國人士體驗由退役教官執行的模擬訓練,即便只是簡化版,也足以讓這些體格強健的參與者叫苦連天,足見真實訓練的嚴酷程度。

成功熬過地獄週的學員,才算真正踏上成為「涼山鬼」的漫漫長路。他們必須精通三棲作戰所需的一切技能,這也是他們之所以成為國軍唯一具備此能力的部隊的原因。

  • 陸地: 需精通山地作戰、叢林求生、敵後滲透,甚至要接受極高風險的雪地與高寒地區作戰訓練(雪訓)。
  • 海上: 必須熟練戰鬥潛水、水中爆破、舟艇操作與秘密海岸登陸等技能。
  • 空中: 承襲自「高空排」的血脈,隊員必須是傘降專家,能執行高空滲透任務,在萬呎高空悄無聲息地潛入敵境 。

2.3 鬼魅之心:心理的淬鍊

涼山特勤隊的訓練,遠不止於體能的磨練,更是一場對心智的重塑。整個漫長而殘酷的訓練過程,實際上是一個持續性的戰略篩選機制。

其目的不僅是教授技能,更是在尋找一種極為罕見的心理特質組合:他們不僅要體魄強健,還必須具備高度的智力、絕佳的環境適應能力、以及在極度混亂與致命威脅下,依然能保持絕對冷靜的心理韌性。

這種訓練的成本與風險極高,例如在雪訓中曾發生過因學員速度控制不及而導致隊友骨折的意外。這意味著軍方不可能對所有人都進行如此高昂的投資。

因此,整個訓練體系本身就是一個精密的人力資源篩選工具。它不是在訓練一名士兵,而是在千錘百鍊中「鑄造」一件能夠執行國家最敏感、最關鍵任務的戰略級武器。

最終能戴上鬼魅面具的,都是通過這層層濾網,被證明擁有執行斬首、人質營救等高風險任務所需穩定心理素質的菁英。

國之利刃:任務、能力與武裝

via @presidentialoffice

3.1 核心授權:反恐與直接行動

涼山特勤隊平時的核心任務,是應對各種高強度的威脅,包括反恐行動、反劫機、人質營救及反制敵方破壞活動。

他們是國家應對此類危機的快速反應部隊,時刻保持在戰備狀態。例如,在2015年高雄大寮監獄挾持人質事件中,涼山特勤隊的狙擊手便奉命在營待命,隨時準備投入行動。

3.2 斬首理論:不對稱防衛的嚇阻基石

在所有任務中,最為關鍵也最為機密的,莫過於「斬首任務」。這項任務的目標是,在戰時透過陸、海、空等各種可能的滲透方式,深入敵後,對敵方的政治、軍事高價值目標(如指揮所、政軍首腦)進行精準打擊、癱瘓或直接剷除,從而瓦解敵軍的指揮體系,遲滯其後續軍事行動。

這項能力的存在,對於台灣的國防戰略具有非凡的意義。面對數量與裝備上可能佔有優勢的潛在對手,台灣的防衛本質上是一種「不對稱作戰」。

而具備可信的「斬首」能力,正是這種不對稱戰略的關鍵支柱。它迫使任何潛在的侵略者都必須考慮到,其最高指揮層將直接面臨來自涼山特勤隊的致命威脅。

這支部隊的存在,本身就是一種強大的戰略嚇阻,將戰爭的風險直接提升到敵方決策者的層級。涼山特勤隊獨一無二的三棲滲透能力,正是執行此類複雜、高風險任務的先決條件,使他們從一支反恐部隊,升格為捍衛國家安全的戰略威懾力量。

3.3 戰士的工具箱:武器與裝備

要執行如此艱鉅的任務,精良的裝備是不可或缺的。根據已公開的資訊,涼山特勤隊的武裝反映了其任務的多樣性與現代化程度。

  • 手槍: 曾配備第一代的克拉克(Glock)19型手槍,以及在各國特種部隊中較為少見、保養較複雜的奧地利斯泰爾(STEYR)自動手槍。
  • 步槍: 採用現代化的突擊步槍與卡賓槍,如SIG MCX與MK18等,這些都是全球頂級特戰單位的主流選擇。
  • 狙擊槍: 配備了英國AI公司生產的AXMC狙擊槍系統。這款先進的武器可更換三種不同口徑的槍管,賦予狙擊手在不同距離與環境下應對多種目標的彈性,彰顯其頂級的遠程精準打擊能力。

而裝備的細節也透露出更深層的現實。

例如,直到 2021 年,部隊仍在使用槍齡近 30 年的第一代 Glock 19 手槍,並為此提出維修保養標案,顯示內部對此「古董」級裝備的不滿。

與此同時,他們卻能領先國內其他單位,採購最頂尖的 AXMC狙擊槍。這種對比反映出一個複雜的軍備採購現實:即使是像涼山這樣的菁英單位,也必須在有限的國防預算與繁瑣的行政流程中運作。

高優先級、對關鍵任務(如反恐、斬首)有直接影響的裝備(如狙擊槍)會獲得優先更新,而次要或個人防衛性的裝備(如手槍)則可能出現更新延遲。

當鬼魅降臨:已知的行動紀錄

4.1 浴火試煉:1987年岩灣監獄事件

1987年台東岩灣監獄發生大規模受刑人暴動,並挾持戒護人員,情勢一度失控。政府高層決定動用軍中最精銳的三支特勤隊,執行代號「1126專案」的鎮暴行動。

此次行動集結了陸軍的涼山特勤隊、憲兵特勤隊(MP SSC)以及海軍陸戰隊特勤隊。

在行動中,涼山特勤隊被賦予了最艱鉅的任務——擔任「打前鋒」的破口部隊。據傳當時上級命令不得用槍,特勤隊員僅手持棍棒。

面對窮凶極惡的重刑犯,涼山隊員們硬是殺出一條血路,以壓倒性的戰技與剽悍的氣勢,迅速瓦解了暴徒的抵抗意志。

這次行動是涼山特勤隊首次在公眾面前大規模亮相,其強悍的戰力震驚社會,「涼山鬼」的傳說也從此在民間不脛而走,成為他們勇猛善戰的最佳註解。

4.2 戰鬥之外:和平時期的守護者

涼山特勤隊的能力遠不止於戰場。在和平時期,他們同樣是守護人民的堅實力量,其多樣化的技能使其能應對各種非傳統安全威脅。

  • 搜救任務: 2003年,一架AT-3教練機失事於台東向陽山區,由於地勢險峻,一般搜救隊伍難以進入。涼山特勤隊奉命出動,憑藉其卓越的山地作戰與生存技能,成功抵達失事現場,尋獲飛行員遺骸,完成了陸空聯合執行海拔最高的搜救任務。
  • 災害防救: 台灣每年飽受颱風侵襲,特勤隊在防災中扮演著「先遣隊」的角色。根據「超前部署」指導原則,在颱風來臨前,他們會預先派兵進駐至偏遠高山地區。
    一旦風災導致道路中斷,他們便能立即投入勘災與初步救援,回報第一手災情,為後續大規模救援爭取寶貴時間。
  • 見義勇為: 即使在休假期間,隊員們也時刻保持著警覺與責任感。曾有隊員在休假陪同學員就醫途中,目擊搶案發生,當即奮不顧身追捕並制伏歹徒,交予警方,展現了軍人保家衛民的本色。

4.3 國際舞台:世界的認可

涼山特勤隊的實力不僅在國內備受肯定,也獲得了國際的矚目與尊重。

  • 國際交流: 2006年,隊上幹部奉派前往中美洲貝里斯,參加為期8週的「叢林戰教官班」。在與貝里斯、薩爾瓦多、牙買加等國軍人共同受訓的過程中,他們展現出的專業素養與驚人毅力,令友邦軍人對中華民國特種部隊的戰力刮目相看,讚嘆不已。
  • 媒體讚譽: 國際知名的Discovery頻道在拍攝台灣特戰部隊專題後,曾給予極高評價,認為台灣特戰部隊的戰力足以名列世界前三
  • 國內競賽: 在國內的各項國軍特勤及偵搜部隊戰力鑑測與競賽中,涼山特勤隊更是常勝軍,多次榮獲第一名的殊榮,證明其在國內特戰領域的頂尖地位。

菁英中的菁英:橫向比較分析

5.1 台灣甲等特勤隊:戰略分工概覽

為了更清晰地理解涼山特勤隊在國軍中的獨特定位,有必要將其與其他幾支著名的特種部隊進行比較。他們各自擁有不同的專長與任務領域,共同構成了台灣的立體化特戰防禦體系。

特性涼山特勤隊
(Liangshan SSC)
海龍蛙兵
(Sea Dragon Frogmen)
憲兵特勤隊
(MP SSC)
軍種陸軍陸軍憲兵
正式番號高空特種勤務中隊兩棲偵察營憲兵特勤隊
核心任務戰略偵察、反恐、斬首行動海域巡弋、水文偵察、滲透突擊城鎮反恐、人質營救、要員保護
關鍵能力陸海空三棲滲透兩棲作戰、水下作業近身距離作戰 (CQB)、城鎮戰
作戰區域國家戰略層級(含敵後地區)離島、沿海地區國內、都會區

從上表可以看出,這三支菁英部隊的分工非常明確。海龍蛙兵是陸軍的兩棲拳頭,專精於水域作戰;憲兵特勤隊是都會區的反恐專家,擅長在複雜的建築環境中執行任務。

而涼山特勤隊的獨特性在於其「三棲滲透」能力,使其作戰範圍不受地理環境限制,能從任何維度(空中、海上、陸地)對國家級戰略目標發起突擊。他們的角色,是超越戰術層級的戰略武器。

5.2 全球座標:與世界頂級部隊的對照

雖然將不同國家的特種部隊進行直接排名極為困難,但從任務性質與訓練強度來看,涼山特勤隊與世界知名的特戰單位(如美國海軍海豹部隊、陸軍綠扁帽部隊)有著許多共通之處。

他們同樣專注於不對稱作戰、敵後滲透與高價值目標打擊等任務。涼山特勤隊的存在,證明台灣擁有一支符合國際一流標準,能夠執行最複雜、最敏感特種作戰的頂級部隊。

圖片取自風傳媒

響應召喚:如何加入涼山之鬼的行列

6.1 起始之路:資格與申請

成為涼山特勤隊的一員,是許多有志青年的夢想,但這條路充滿了挑戰。以下是根據現有資料整理的申請資格要求。

項目規格
服役身份志願役官士兵
年齡18 至 32 歲(備役人員可放寬至 35 歲)
學歷高中(職)或同等學力以上
國籍中華民國國籍,且無外國國籍
體格須符合「國軍志願役…體格區分表」之嚴格標準
視力最佳矯正視力達 0.6 以上,兩眼配鏡度數各在 600 度以內
其他無刺青、無犯罪紀錄、無不名譽退伍紀錄

有志者可透過「國軍人才招募中心」的管道報名志願役,並在服役期間,等待特勤隊開放甄選的機會,或向上級表達加入意願。但前提是,必須擁有遠超常人的體能與意志力,才能在最初的篩選中脫穎而出。

6.2 卓越的回報:薪資與福利

由於任務的極端危險性與專業性,國家也給予特勤隊員相對優渥的待遇,以吸引並留住最優秀的人才。除了軍人的基本薪資外,他們還能領取「特勤加給」。

作為「特種勤務中隊」,涼山特勤隊員適用最高等級的特勤加給,合格納編的官士兵每月最高可額外領取新台幣 29,500 元。

這項高額加給不僅是對他們所承擔風險的實質補償,更是對其專業能力的肯定,是國家用以維持這支頂尖戰力的重要留才策略。

圖片取自風傳媒

結論:國家的沉默守護者

「涼山鬼」的傳說,最終將回歸到其本質。這不是神話,而是數十年來,一代代隊員用血汗、意志與無聲的犧牲,所共同鑄就的榮譽與名望。

他們隱身於迷霧之中,低調而致命,其行動或許永遠不會為外人所知,但他們的存在本身,就是對國家最堅定的承諾。他們完美詮釋了其部隊精神——「忠義剽悍」,是真正意義上,在陰影中守護國家的沉默衛士。

更多即時新聞資訊,請持續關注今日543新聞網

延伸閱讀:顏志琳服役的涼山特勤隊有多猛?這8位老藝人服役軍種,全都不是一般兵!

標籤: 閃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