羅唯仁是誰?從台積電最神祕老臣到英特爾風暴主角

羅唯仁是誰?從台積電最神祕老臣到英特爾風暴主角

羅唯仁是誰?從台積電最神祕老臣到英特爾風暴主角

台積電前技術研發暨企業策略發展資深副總羅唯仁,出身台大物理、柏克萊博士,21 年來被稱為「台積電最神祕老臣」,是夜鷹計畫與 2 奈米先進製程的重要推手。

退休 3 個月後傳出回鍋英特爾,並遭媒體質疑疑似帶走 2 奈米機密,台積電正蒐證釐清。本文整理學歷背景、職涯時間軸與最新爭議。

羅唯仁是誰?學歷與早年經歷

羅唯仁出生於雲林北港,出身軍人家庭,父親曾任憲兵司令部司令羅揚鞭中將。
學歷一路走理工菁英路線:建國中學畢業後考上國立台灣大學物理系,之後赴美就讀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,在固態物理與表面化學領域取得碩士與博士學位。

完成學業後,他進入國際半導體與電子大廠歷練,包含摩托羅拉(Motorola)研發實驗室、全錄(Xerox)微電子中心,以及英特爾(Intel)先進技術發展協理暨 CTM 廠廠長,奠定後續投入晶圓製造與先進製程的實務基礎。

回台歷練到加入台積電:21 年關鍵老臣

1980 年代,羅唯仁曾回台擔任國善電子(Quasel)廠長,接觸到台灣早期半導體與電子製造的實務環境。

他在 2004 年正式加入台積電,起初擔任營運組織副總經理,後來歷任研發副總經理、先進技術事業副總經理、營運組織製造技術副總經理等職務,最後升任技術研發暨企業策略發展資深副總經理,是公司內部少數橫跨研發與營運兩個系統的高階主管。

根據公開資料,他所帶領的技術團隊,累積取得超過 1,500 項專利,其中約 1,000 件為美國專利,被視為台積電先進製程與關鍵技術的重要功臣。

2011 年他獲得台積電內部最高榮譽「TSMC Medal of Honor」,2025 年 9 月更由工研院遴選為第 14 屆院士,肯定其在半導體技術研發上的長期貢獻。

低調的「台積電最神祕老臣」與夜鷹計畫

相較於其他常見於媒體的台積電高層,羅唯仁幾乎不在鏡頭前曝光,因此被部分媒體形容為「台積電最神祕老臣」。

外部報導指出,他是推動台積電先進製程的重要決策者之一,包括導入 EUV 微影技術以及內部被稱為「夜鷹計畫」的研發專案,希望透過更高效率的研發流程與 7×24 小時實驗室運作,加速領先競爭對手在 7 奈米、5 奈米甚至更先進節點。

也因為這樣的角色,他既是台積電技術領先的象徵人物之一,同時對公司最核心的製程 know-how 也有極深的掌握。

2025 年退休與回鍋英特爾傳聞

台積電在 2025 年 7 月下旬公告羅唯仁退休,結束長達 21 年的服務,外界當時多將焦點放在他「將門之後」、帶領團隊拿下上千件專利,以及獲頒工研院院士等榮耀。

但退休不到三個月,市場即傳出他「回鍋英特爾」,可能接掌晶圓製造部門研發相關高層職位。今周刊、科技媒體等多家媒體都以「台積電老臣跳槽英特爾、震撼半導體業」來形容這項人事流動,顯示國際晶圓代工版圖也可能因此微調。

截至目前,英特爾對於相關人事細節並未公開說明,多數資訊仍來自台灣媒體與產業供應鏈的消息。

2 奈米機密資料風暴:媒體報導了什麼?

2025 年 11 月中旬起,多家媒體接連報導,指稱羅唯仁在台積電退休前,曾以高階主管身分要求下屬就 2 奈米、A16、A14 等先進製程向他簡報,並懷疑有大量技術文件遭影印或帶出公司。

相關報導多以「傳出」、「疑似」、「業界質疑」等字眼敘述,指出台積電已啟動內部調查與蒐集證據,評估是否涉及國家核心關鍵技術外流,外界更關注若情節屬實,是否可能觸及《國家安全法》或其他相關法規。

目前台積電與英特爾對這些指控大多「不予評論」或尚未正面回應,案件事實與法律責任仍有待後續調查釐清,因此在撰寫與閱讀相關報導時,都應視為「仍在進行中的爭議」而非既定事實。

事件對台積電、英特爾與台灣半導體的潛在影響

這起風波之所以受到高度關注,原因在於:

  • 人物高度敏感:羅唯仁長期掌握台積電先進製程與研發方向,被視為關鍵技術決策者之一。
  • 節點在 2 奈米與以下:2 奈米被視為未來數年全球晶圓代工競賽的關鍵節點,牽動 AI、HPC 與高階行動晶片市場。
  • 牽涉國家關鍵技術與國安討論:台灣已將部分半導體技術列為「國家核心關鍵技術」,一旦涉及未授權移轉,可能不只是商業糾紛,而是國安議題。

對台積電而言,事件凸顯「高階技術人才流動與機密管理」的風險,後續如何在尊重員工職涯發展與保護公司機密之間取得平衡,將是產業觀察重點。
對英特爾來說,則得面對「是否因挖角引發技術爭議」的形象壓力,如何確保自身遵守各國法規、避免捲入國際政治話題,同樣棘手。

結論:羅唯仁事件還在進行式,資訊需持續更新

近期各大媒體對於他是否「帶走 2 奈米以下先進製程機密資料」的指控,目前仍停留在「業界傳聞與媒體報導」階段,台積電與英特爾皆未公開說明細節,相關法律責任也尚未有定論。

  1. 對於爭議內容,以「仍在調查中的指控」看待,不過度放大或提前下結論。
  2. 透過持續追蹤官方說明與司法結果,從長期角度觀察此案如何影響台積電、英特爾以及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競合關係。

延伸閱讀:普發一萬懶人包:官網登記、ATM資格、發放時間5大管道教學,防詐騙、銀行加碼一篇搞定!

分類:股市
標籤: 台積電